新闻中心 News 分类>>
【云咖汇】从中国自行车史看共享单车的归宿
【云咖汇】从中国自行车史看共享单车的归宿它,诞生在欧洲,发迹于中国。辉煌时期是时代宠儿,穿梭在街头巷尾,衰败之后是落寞弃儿,隐没于众人视野。它看遍世间风景,见证历史变迁,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,它就是——
十九世纪中后期,自行车漂洋过海来到中国,无奈当时的人们大都看不起洋货,作为西方舶来品的自行车,也就饱受冷落。 直到二十世纪初,自行车成为宫廷玩具,才算苦尽甘来。
到了,西学东渐,受西方生活方式影响,自行车开始普及。遥想当年上海滩,上自王公贵族,下至贩夫走卒,都开始流行踏车而行。建国以后,计划经济僧多粥少,自行车一律凭票购买,一票难求的盛况,堪比今天买车摇号。那时姑娘选小伙,不是看他的脸,而是能有一辆永久,傲立在墙角边。
八十年代,物质丰富了,自行车走进千家万户,工友们骑车上下班,插科打诨,谈笑风生,稳如一条流动长城,由此成就自行车王国的美誉。转眼改革开放三十多年,出行的方式丰富了不少,汽车公交地铁应有尽有,自行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然而技术再,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依然摆在眼前。打车贵走路累,买辆自行车既要操心停哪儿还要防盗,简直活受罪。最终,一批互联网公司利用共享经济理念,以环保、时尚的出行风格,携共享单车重返街道。
2017年6月16日,摩拜单车宣布完成了6亿美元的融资,与此同时,重庆一家名为“悟空单车”的共享单车却撑不下去了,这是共享单车行业首家退出的企业,为了这个风口完美体育,悟空单车创始人雷厚义搭进去了300多万元,一千多辆单车也不见了踪影,他表示也不打算找回来,“当做公益了”。或许这就是共享单车行业清场的开始。
当人们把目光放在共享单车的时候,不是吐槽留给创业者的颜色不多了,就是占道回收问题,2017年5月,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“北京居民使用共享单车的调查”显示,车辆破损最突出,有72.2%被访者遇到过刹车失灵、车胎没气、掉链子、车把或坐垫损坏等问题。如此看来,共享单车的报废时间比一般的单车还要快,更加剧了环保难题。共享单车乱停乱放、恶意损毁早已备受诟病,而损坏的共享单车堆积成垃圾山,则更让人触目惊心。
据报道,2016年,近20家品牌投放了约200万辆共享单车,而2017年预计投放总量极可能接近2000万辆。这些自行车报废之后,会产生近30万吨废金属,相当于5艘航空母舰结构钢的重量。
每一个新的风口出现,都会有许多人蜂拥而至,就像在2012年异军突起的打车软件,此后出现的打车软件犹如雨后春笋,但真正活到最后,活得最好的也就剩滴滴。
共享单车契合环保、利民理念,故而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民众的广泛欢迎。然而,仅仅几年间,共享单车就成为随意丢弃、霸占道路、影响安全的垃圾,引发人们吐槽,着实与最初的节能环保初衷南辕北辙。
陪伴几代国人一路走来得自行车,少女靠它减肥瘦身,大妈靠它活络筋骨,上班族不再怕堵车,情侣们又添新,大伙都在享受自行车带来的又一次福利,却有一小撮人,偏要和它过不去。或背后捅刀,或占为己有,更有甚者,直播扔车进河秀下限,所以别小看了自行车。
它这次复出,不仅重新定义了它的作用,还能用来鉴定智商。至于环保问题,本着“谁污染谁治理”的原则,企业在疯狂融资扩张的同时,麻烦承担起环保、节能的社会责任,这些本在投放之初就该计划好破损、淘汰的单车“归路”,实在不该引起如今诸多的社会问题。
同样是互联网+,共享单车的营销模式与微商的营销模式存在着本质区别,前者属于共享经济,后者属于分享经济。
分享经济是将社会海量资源平台化、协同化地集聚、复用与供需匹配,不以利益为第一目的,可以分享梦想、可以分享机会、可以分享价值等等,在此当中实现了人的价值、社交的价值。
陪伴几代国人一路走来得自行车,少女靠它减肥瘦身,大妈靠它活络筋骨,上班族不再怕堵车,情侣们又添新,大伙都在享受自行车带来的又一次福利,却有一小撮人,偏要和它过不去。或背后捅刀,或占为己有,更有甚者,直播扔车进河秀下限,所以别小看了自行车,它这次复出,不仅重新定义了它的作用,还能用来鉴定智商。至于环保问题,本着“谁污染谁治理”的原则,企业在疯狂融资扩张的同时,麻烦承担起环保、节能的社会责任,这些本在投放之初就该计划好破损、淘汰的单车“归路”,实在不该引起如今诸多的社会问题。